調研要點:
1、烏靈系列有望恢復10-15%的增速,百令系列或將保持50%左右的高速增長
公司主要獨家產品烏靈系列去年收入4.05億,同比下滑9.68%;百令片系列收入1.09億,同比增長244.48%,同一口徑下增速近70%。烏靈系列收入下滑主要受部分地區二次議價的影響,同時公司加強了對銷售隊伍的調整和優化、開展精細化招商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期銷售;去年公司積極開展烏靈膠囊和百令片OTC推廣策略,完成了OTC團隊的組建,目前已覆蓋750家連鎖終端;去年烏靈膠囊增補進入了新疆、浙江基藥目錄,百令片在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吉林、云南、四川、海南等地中標。未來隨著兩大產品在中標地區的放量以及營銷改革效果的逐步顯現,烏靈系列今年有望恢復10-15%的增速,百令系列有望保持50%左右的高速增長。
2、搶先布局中藥配方顆粒,未來將享受市場擴容紅利2015年公司以1.3億獲得百草中藥51%股份,切入中藥飲片領域。百草中藥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.18億,凈利潤1493萬,并表收入4106萬。百草中藥飲片公司共有品種700多種,品規1000多個,在浙江省率先開展“免費送煎藥到家”服務。為抓住中藥配方顆粒限制性放開機遇,公司擬投入1.1億加快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線項目建設,計劃今年完成300個以上顆粒劑品種研發與生產,爭取在年底取得配方顆粒生產資質,明年開始投產。
截至2013年底,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不足中藥飲片市場1200億規模的5%,假設替代三分之一的飲片市場,則潛在的替代空間達400億。中藥配方顆粒的平均毛利率高達70%,由于其方便高效等優點近年行業增速高達30%。2001年7月,國家藥監局頒發了《中藥配方顆粒管理暫行規定》,明確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中藥飲片管理的范疇,為方便監管、統一標準,CFDA只批準6家企業試點生產。而去年底CFDA發布《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,擬放開配方顆粒的生產,采用生產備案制。在備案制背景下,監管層對顆粒生產的上、中、下三個環節都有嚴苛要求,必須具備全產業鏈能力,所以我們認為早期仍然是生產企業共同做大市場蛋糕,不會出現過度競爭。百草中藥具備良好的飲片基礎,搶先進入配方顆粒領域獲得先發優勢,將享受到市場整體擴容帶來的紅利。
3、參股細胞治療領先企業,高起點介入精準醫療
2016年1月公司以人民幣8910萬元增資科濟生物,增資后持有其7.85%的股權。科濟生物由李宗海博士帶隊,其針對實體瘤的CAR-T技術研究水平在國內、國際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。以GPC3為靶點治療肝癌、以EGFR為靶點治療神經膠質瘤兩個項目已進入一期臨床,預計年底將公布階段性臨床數據,爭取在明年年底申報FDA。如臨床試驗進展順利,公司不排除進一步擴大持股比例。
4、投資醫療服務、醫藥流通,打造大健康產業閉環
公司于2015年4月與德清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簽署了《關于德清縣第三人民醫院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合作辦醫的框架協議》,擬對德清三院進行現金增資(不超過1.9億元),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醫院75%的出資額。德清三院是一所二級綜合性醫院,新院按照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標準、600張床位規模建設。新院預計于今年6月開始動工,2-3年內實現整體搬遷,建成后新院年收入預計為3-4億。公司已于2014年完成對醫藥流通企業凱欣醫藥65%股權的收購,投資德清醫院則完成了公司在醫療制造、醫藥流通和醫療服務全產業鏈的閉環布局。未來公司將以德清醫院為依托,同時結合公司的烏靈系列、百令片、中藥飲片、配方顆粒等資源,發展特色???、中醫門診、養老和慢病管理產業,為公司中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5、大股東大比例參與定增,維持“買入”評級
公司于2015年7月完成定向增發7006萬股,增發價6.93元/股,總共募集資金4.86億元,鎖定期均為三年。大股東認購3457萬股,占比49.3%。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烏靈菌粉生產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。實際控制人大比例參與定增彰顯對公司發展的信心。隨著兩大主要產品在中標地區的放量以及營銷改革效果的逐步顯現,公司的原有業務有望保持20%左右的增速;中藥配方顆粒有望在明年投產,德清三院、中醫門診等醫療服務板塊也將逐步貢獻利潤;公司同時具備精準醫療主題性投資機會,未來將不斷受政策利好、臨床試驗數據催化。我們預計公司2016-2018年EPS分別為0.18、0.22和0.25元,對應的市盈率估值48.5、39.5和34.1倍,維持“買入”評級。
查看更多(共0)評論列表